看房客戶“精準信息”5元一條
如此“精準營銷” 這個房產(chǎn)銷售主管遭了
王均(化名)是某房地產(chǎn)開發(fā)公司的銷售主管,今年年初調(diào)到遂寧某樓盤任職。因為工作便利,他能收集到大量看房客戶的信息,包括姓名、電話、住址,甚至客戶為何愿意買房、為何不愿意買房等信息,然后,他將這些精準信息,以5元錢一條的價格,對外出售。
5月29日,成都商報-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遂寧船山警方獲悉,日前,警方成功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,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名,查獲公民個人信息數(shù)量一百萬余條。王均目前已被批捕,其余三人也被刑拘。
警方介紹,公民個人信息泄露,來自于多方途徑,只要公民提供了自己的詳細信息,就可能出現(xiàn)信息泄露,這就要求各單位必須加強管理,確??蛻魝€人信息的安全。
收/
利用擔任主管的職務便利,收集到大量看房客戶的信息,包括姓名、電話、住址,甚至客戶為何愿意買房、為何不愿意買房等信息
賣/
一般的公民個人基本信息,比如只有姓名、電話、地址等,都是打包出售,一般賣1000元-2000元一次,而一些精準的客戶信息,則是單獨5元錢一條
換/
除了自己收集自己的客戶資料外,還會從其他樓盤的銷售人員處購買,或者進行信息交換,靠著精準營銷,達到年薪百萬
售賣/ “打包信息”賣一兩千 “精準信息”5元一條
“前段時間,我們接到群眾舉報,稱有一名王姓男子在出售公民個人信息?!?9日,遂寧市船山區(qū)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接到舉報后,船山公安分局高度重視,網(wǎng)安大隊立即組織專班,抽調(diào)精干警力立即對該線索展開調(diào)查。
經(jīng)過調(diào)查,鎖定了在遂寧安居區(qū)某樓盤擔任銷售主管的王均,并將其抓獲。經(jīng)查,王均是重慶人,以前在重慶從事房產(chǎn)銷售工作,今年年初才調(diào)任安居區(qū)某樓盤任銷售主管。
辦案民警介紹,在抓捕王均后,民警在其電腦及手機上,發(fā)現(xiàn)多個存儲公民個人信息的文檔,僅“重慶主城9區(qū)”的文件夾中,便存儲了多達15萬條的公民個人信息。此外,在王均的手機上,民警也發(fā)現(xiàn)大量的交易記錄。
“一般的公民個人基本信息,比如只有姓名、電話、地址等,王均都是打包出售,如‘重慶主城9區(qū)’的文檔,他一般賣1000元-2000元一次,而一些精準的客戶信息,則是單獨5元錢一條?!鞭k案民警介紹,所謂精準客戶信息,則包含了姓名、電話、地址,以及客戶為何買房,為何沒有看中這個樓盤等等詳細的信息。
收集/ 進行信息交換 靠“精準營銷”年薪百萬
辦案民警發(fā)現(xiàn),在這些公民個人信息中,幾乎都是小區(qū)業(yè)主信息以及看房者的信息,而精準客戶信息,則多是王均自己收集的。
“他利用擔任主管的職務便利,讓售樓人員在和客戶交流時,除了要登記意向客戶的基本資料外,如果客戶購買了房屋,售樓人員就需要搞清楚為何購買。如果沒有購買房屋,也要搞清楚對方是什么原因沒有購買,比如要看看其他樓盤,或者資金不足等等,然后將這些信息備注在客戶資料中?!鞭k案民警說。
據(jù)辦案民警介紹,王均除了自己收集自己的客戶資料外,還會從其他樓盤的銷售人員處購買,或者進行信息交換。因為這些精準客戶信息透露了太多信息,比如一名客戶可能沒有看中其他樓盤,但可能會看中王均所在的樓盤,于是王均就會根據(jù)備注信息進行精準營銷。
“他就是靠著精準營銷,收入非常高,甚至達到了年薪百萬?!鞭k案民警說,王均不僅和另外樓盤的銷售人員進行交換和買賣信息,還會將信息賣給中介公司、裝修公司、貸款公司等。
民警在抓獲王均后,又根據(jù)王均的交易記錄,順藤摸瓜,將在王均處購買信息的蔡某、廖某抓獲,同時,出售個人信息給王均的趙某也落網(wǎng)了。
29日,記者獲悉,目前,涉案四人中,王均已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,其余三人也被刑事拘留,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。
警方提醒:
買賣個人信息5000條以上 就觸犯刑法
29日,警方介紹,公民個人信息泄露,來自于多方途徑,只要公民提供了自己的詳細信息,就可能出現(xiàn)信息泄露,這就要求各單位必須加強管理,確??蛻魝€人信息的安全。
辦案民警介紹,根據(jù)相關法律規(guī)定,買賣公民個人信息5000條以上,或者金額5000元以上,就觸犯了刑法,如果買賣公民個人信息50000條以上,或者金額50000元以上,就屬于情節(jié)特別嚴重。
“而王均是利用個人職務便利收集、買賣公民個人信息,屬于從重處罰,買賣公民個人信息2500條以上就已經(jīng)觸犯刑法了?!泵窬f。
民警提醒,日常生活中,公民長期接到裝修公司、貸款公司、中介公司等等電話,都說明自己的信息已經(jīng)被泄露了,除了相關單位要加強管理保護客戶個人信息外,公民個人在對外填寫自己個人信息時,也一定要慎重,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。
“如果公民的個人信息被違法犯罪分子獲得,可能就會出現(xiàn)詐騙等案件,那時候的損失就更大了?!鞭k案民警說。
(責任編輯:盧相?。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