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實景山水到沉浸式劇場,旅游演藝已成為許多游客旅途中的“必選項”。而在游客的一次次“用腳投票”中,旅游演藝也在不斷迭代升級。能夠真正贏得口碑的旅游演藝,皆需把“加法”做足。
用文化底蘊做“加法”,演出才能“有根”。一臺成功的旅游演藝,核心在于對地方文化的深度挖掘與創(chuàng)造性轉(zhuǎn)化。它不是歌舞的簡單拼盤,而是一場有內(nèi)涵的文化敘事。只有河南·戲劇幻城將中原歷史濃縮在21個劇場內(nèi),讓游客在故事中與千年文明對話。這正是找準了文化與演出深度融合的支點。
用沉浸體驗做“加法”,觀眾才能“入戲”。在上海商船會館演出的《耋戲生》中,觀眾被賦予“戲班代表”或“商會代表”的身份,跟隨演員在百年實景中移步換景。在一些演出中,觀眾甚至可以走進后臺,最終與演員一同登臺。無論是哪種形式,游客都已從單純的“旁觀者”轉(zhuǎn)變?yōu)榱恕皠≈腥恕?,文化的浸潤便在親身參與中悄然完成。
用情感共鳴做“加法”,記憶才能“入心”。新技術(shù)的應用不可或缺,并應服務于內(nèi)容,真正觸動人心的,始終是文化與情感的力量。尤其對于年輕一代游客而言,他們踏上旅途,更渴望進行一場與自我的深度對話,獲得情感的慰藉和精神的豐盈。
做足這些“加法”,旅游演藝才能由文化展示升級為文化敘事,為山水注入靈魂,讓歷史更有溫度,文旅融合也將實現(xiàn)由物理疊加到化學反應的質(zhì)變。
(責任編輯:梁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