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年藏品百萬件
“我收藏這些物品,不是為了錢,只是為了能留下一份記憶?!倍赂徽f。曾有人專程從太原趕到代縣,看到董新富的收藏品后,開價三千多萬元,希望將這些藏品全部打包收購,卻被董新富婉言謝絕了。

面對一件件珍貴的收藏品,對董新富而言,不僅是金錢的價值,更是情感的付出。為了更好地保存這些藏品,他專門在縣里租了一間近700 平方米的儲藏室,建起了“紅色博物館”,給上萬件藏品安置了“新家”。
走進“紅色博物館”,董新富會陪參觀者欣賞藏品,如數(shù)家珍地充當(dāng)講解員,不停為大家介紹藏品所表現(xiàn)的主題和背后的鮮活故事。
“紅色博物館”靠近中央的地面上,整齊地擺放著25張水彩畫,這是反映土地革命全過程的整套畫作。一面墻上還懸掛著幾十套以抗日戰(zhàn)爭、解放戰(zhàn)爭為主題的水彩畫,“這些水彩畫,完整的一套有一千多幅,收藏全了才有價值,缺一不可?!倍赂恢钢约旱牟仄芳拥卣f。水彩畫下面的桌子上,放著一排毛主席的老照片,時間跨度從上世紀(jì)初一直到七十年代,這些照片并非翻版印刷品,全部是當(dāng)年沖洗出來的。在靠近門口的位置,整齊地擺放著一套套報紙合訂本,其中就有1945年的《新華日報》。外側(cè)的柜子里,立著一本本紀(jì)念冊,里面全都是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前的票據(jù)、存折、契約等。
事實上,董新富的藏品中,大到毛主席雕塑、宣傳畫,小到票據(jù)、胸章,凡是與紅色主題有關(guān)的,只要自己力所能及,無論多小他都全部予以收藏。從晚清、民國,到抗日戰(zhàn)爭、解放初期,時間跨度逾百年。正是董新富20多年的堅持,才讓人們能夠有機會看到主題鮮明、結(jié)構(gòu)完整的紅色收藏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