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一個有溫度的新聞人(演講稿)
忻州日報 劉捷
我是忻州日報記者,今天站在這里,除了語言還期待能和大家在目光中交流,分享我對新聞工作的點滴感悟。我演講的題目是:做一個有溫度的新聞人。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,什么樣的職業(yè)最有前途?我的答案是:凡是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不能替代的職業(yè)都是有前途的!互聯(lián)網(wǎng)可以提高新聞的傳播速度、傳播范圍,但它永遠替代不了一個新聞人有溫度的思想力和創(chuàng)造性!互聯(lián)網(wǎng)只能是傳載新聞的工具和手段。所以我認為:能傳播社會正能量的新聞人是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的佼佼者!我們理應為自己所從事的事業(yè)感到驕傲。
我要講述的就是一個溫暖的故事。這是2015年早春的一個周日上午,在繁峙縣繁城鎮(zhèn)南城街村頭,我與張新文見面了。溫暖的陽光灑落在他的肩頭,這個內(nèi)向、不善言談的青年沖我靦腆一笑,一瞬間我的心里充滿暖暖的感動,竟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。終于找到你!
事情還要從兩天前的3月6日說起,那天是元宵節(jié),一位青年抱著老人街頭看紅火的溫馨圖片在微信朋友圈迅速躥紅。老人穿棉衣戴棉帽看得津津有味,男青年緊抱老人,高過肩頭,似乎還在詢問:看到了沒有?爺爺抱起孫兒看紅火習以為常,但晚輩抱起長輩看紅火,你能做到嗎?工作職責和感人畫面立刻激發(fā)起我采訪這條新聞的熱情,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畫面中的兩位主人公,把這個有溫度的故事講出來。
3月8日一大早,我和報社另一名攝影記者,驅(qū)車100多公里趕到了繁峙縣,幾經(jīng)周折、多方打聽,終于找到了我要采訪的主人公、那位抱起88歲的爺爺繁峙街頭看紅火的青年——張新文?!斗敝判』镆槐巳f人心》這篇1500字的通訊報道于3月10日在《忻州晚報》頭版率先刊發(fā)。
一抱暖全城,孝心感天下。這個溫暖的故事,通過我的采寫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社會效果,迅速在全國各地媒體和讀者之間傳播發(fā)酵,一時間,澎湃新聞、新浪新聞、央視新聞、天涯論壇、新民網(wǎng)、人民日報、環(huán)球網(wǎng)等國內(nèi)有影響力的媒體、論壇都對“繁峙小伙抱起爺爺看紅火”的故事進行了轉(zhuǎn)載、報道和熱議,百度留言達到187萬條,東方早報、新民晚報等媒體記者紛紛和我聯(lián)系,詳細了解“抱一抱”的溫情一幕,并進行了相關(guān)的新聞報道。
2015年元宵節(jié),一個平凡而暖心的舉動,一個用心而真誠的采訪,讓微信火了、讓孝道火了,讓數(shù)萬人一起感動、自豪和振奮。它像一盞明燈,投下溫馨的光芒,照亮了許多人的內(nèi)心。這篇報道榮獲山西省2015年度新聞獎通訊類一等獎,并被推選參評正在北京舉行的第26屆中國新聞獎。
這次采訪中,繁峙縣普通青年張新文一家,洋溢著的濃濃親情和樸實孝道讓我?guī)状胃袆由踔谅錅I。我在想,做記者首先應該是做人,在新聞現(xiàn)場記者已經(jīng)不是一位普通的看客,而是新聞理念的傳播者、道德的踐行者、新聞良知的堅守者。每一起新聞事件都是有血有肉的。我們觸摸的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時間、地點和人物,還有一顆顆滾燙的心靈、一個個感動的瞬間和故事。這也許就是新聞的溫度。
2011年寒冬,北京街頭一名山西籍大學生人工呼吸搶救乞丐的事件席卷媒體,我和報社另一名記者趕到太原火車站,冒著大雪接新聞人物李志敏回定襄老家。“家鄉(xiāng)的媒體讓我多了一座靠山?!币宦飞希钪久舻难劾锓褐鴾I光,在那個寒冬的午后,顯得格外讓人感動。我講述了最美女孩李志敏的故事。
2016年4月,我不遠千里趕到南京,求證定襄小伙智杰在南京709路公交車上,危急時刻一腳剎車救了全車人。我講述了千鈞一剎真英雄的故事。
大學畢業(yè)就成為一名記者,是我人生的夢想,也是將近20年的堅守。在記錄歷史、見證新聞事件的過程中,我受到震撼、得到關(guān)愛、傳遞感動。當你走近新聞,得到讀者的認可,獲取的回報可能要比你的勞動付出不知大多少倍。
新媒體時代,新聞的形式在推陳出新,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服務黨和人民的這份沉甸甸的情感。2016新年改版我們晚報提出的口號是辦一張有溫度的報紙。我們弘揚真善美,傳播正能量;我們提供平臺讓老百姓講好故事,講好老百姓的故事;我們把更多版面和稿件放在反映社會熱點,躬身問計民生上。當一個記者真正為民所樂、為民所憂、為民所想、為民所感時,筆下的文字自然有溫度、接地氣。讓我們不忘初心,不負時代,胸懷夢想,繼續(xù)前行!
我的演講到此結(jié)束,謝謝!
劉捷,女,忻州日報社記者、忻州晚報編輯部主任。通訊《繁峙小伙一抱暖了萬人心》獲2015年度山西省新聞獎一等獎;通訊《生命的光華》獲2013年度中國地市報新聞獎二等獎;2015年獲中國地市報“走轉(zhuǎn)改”先進個人;2011年獲“山西青年五四獎章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