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精準(zhǔn)扶貧,扶那干啥,這樣就挺好嘛,吃著低保,時不時還給點補(bǔ)助,生活多愜意??!”那天回村與一位鄰居聊天,聽到了這樣的話。
說這話的是一位老光棍,常年好吃懶做,靠“低?!薄ⅰ把a(bǔ)助”為生。他其實也有手藝,干得一手泥瓦活兒,年輕時人們都夸他心靈手巧。可他就是有一個毛病,好吃懶做。剛開始盡管不愿意,但是還能干幾天,可是慢慢的,他就不愿意干了,有父母養(yǎng)著,覺得歇著挺好,哪兒涼快在哪兒待,再也不用被那火辣辣的太陽曬了。后來,父母沒了,他就靠“低?!?、“補(bǔ)助”過活了。這么多年了,還是那樣。經(jīng)過與他細(xì)談,我才知道,我們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,不管是因病致貧、因殘致貧、因災(zāi)致貧還是因懶致貧,都已沒有了謀事立業(yè)的勇氣和堅持。對于這部分人,解決思想問題,重樹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勇氣才是扶貧的根本。
扶貧需要先扶志氣,再立志向;扶貧需要先強(qiáng)信心,再鼓干勁;扶貧需要先富思想,再富生活。只有首先“擺脫”了頭腦“貧困”,才能擺脫物質(zhì)貧困。我認(rèn)為,面對這種“困局”,不能光“說”不“練”,要思想動員,更要采取行動,既要全面覆蓋,又要重點突出,要逐個突破,帶動一片,讓某個人或者一些人先“富”起來,從而去影響其他人,引導(dǎo)其他人,帶動其他人富起來,利用星星之火燃起扶貧的燎原之勢。定襄聯(lián)社深諳此道理,在扶貧工作開展以來,精神扶貧開道,扶志先行;抓典型、立模范,打開了扶貧的“突破口”,260 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重樹信心,振奮精神,立志脫貧,在信用社1400 余萬元“扶貧貸”小額扶貧貸款的支持下,項目經(jīng)營良好,大家都看到了勝利的曙光,尤其是“五位一體”扶貧政策的推出,貧困戶知道,脫貧致富已不再是夢想……(于文韜)
(責(zé)任編輯:籍俊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