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說是培訓,其實主要是要加強你的口語表達能力及臨場應變能力。”在徐瑞看來,培訓班里所說的“應變能力”更像是對付家長的能力。在入職培訓時,機構里資歷較老的教師會專門就“如何打消家長的疑慮”進行講解:當家長問起老師的師資時,要介紹是從學校出來有經(jīng)驗的老師。如果家長一再堅持追問,可以說老師的檔案放在總部,要看的話需要從總部寄送過來。這時最好的做法是想辦法吸引家長親身感受課堂,當他們覺得還不錯時,便不會再繼續(xù)糾結師資的相關問題了。
曾經(jīng)在深圳市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工作過的馬老師介紹,有的培訓班的老師甚至不用真名授課,一方面便于“包裝宣傳”,另一方面也便于掩蓋一些人不具備教師資格的情況,使得家長無從查證。
在記者走訪的多家教育培訓機構里,很多機構的負責人都表示,授課老師都是他們定向培養(yǎng)的優(yōu)秀教師。和公辦學校一樣,機構的老師每周定期參加統(tǒng)一教研,每月有定期的考試。但徐瑞透露說,事實上考核難度并不大,只要考得不太差,一般都可通過。做這行不需要豐富的教學經(jīng)驗,機構內(nèi)部有一整套完整的教材體系,老師只要跟著教案走就行。
打“名師”牌成了業(yè)內(nèi)的必然選擇?
今年暑假,南寧市民趙先生為上初二的女兒報了一個“暑期套餐”,里面包含數(shù)學、英語、物理、化學等為女兒量身打造的一系列學習課程。趙先生表示,起初只是想報個英語班,但孩子在做了培訓教育機構的測評試題后,結果不容樂觀。聽了經(jīng)工作人員的分析和建議,他最終咬牙報了價值1萬多元的學習套餐。
而另一位低齡孩子家長報班的出發(fā)點則是“與其假期讓孩子到處瞎玩,不如來這里學習”。一家培訓教育機構的前臺告訴記者,現(xiàn)在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更愿意把培訓機構當做托管孩子的場所,是不是真名師并不重要,反正天天有人陪著學習,成績多少會有提高。
“目前小學生很多選擇大班教學,而初高中生則有不少選擇‘一對一’式教學?!迸嘤栔v師陳桑(化名)告訴記者,對于前來咨詢的家長,機構會選擇對癥下藥。孩子年齡稍小的,就領著家長試聽一節(jié)課,課堂上老師只要做到有親和力、能與孩子溝通就行;孩子年齡稍大的,就盡量壓低其基礎水平,同時渲染升學壓力,一番鋪墊下來,不需要推薦,家長自己就會搶著要“名師一對一輔導”,冠上“名師”的旗號才能讓昂貴的課程價格顯得物有所值。
陳桑今年從北京一所高校畢業(yè)后回到家鄉(xiāng)南寧,并成功通過某連鎖教育培訓機構的應聘。在該機構名師風采一欄對其的介紹是:北京211高校畢業(yè),已有1年教齡,但在采訪時,陳桑直言:自己入職僅1個月。
在陳??磥?,所謂“名師包裝”只是培訓機構的營銷策略之一,在通往“名師”的道路上,最重要的是如何說服學生、討學生喜歡,“能夠滿足大多數(shù)人的訴求,你就是‘名師’”。
基本上,低年級的學生并不在意教學質(zhì)量,也不喜歡嚴厲苛刻的老師,所以老師需要摸清楚孩子的心理,簡單來說孩子們喜歡什么,培訓機構就會盡量投其所好。陳桑的一位同事是負責試講班的,最常用的技巧是發(fā)獎勵,若同學們能在家長參觀的時候積極配合,就能得到他精心準備的小玩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