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城市歷奇”怎樣把“壞孩子”變好 |
2017年12月20日 16時29分 新華網(wǎng) |
發(fā)現(xiàn)他們內(nèi)心真實的需求 在李涵看來,剛來到觀護基地的孩子之所以會排斥或者畏懼,是因為社工還并未走進孩子們的心里。 “要發(fā)現(xiàn)他們內(nèi)心的真實需求?!彼f。 她常常會通過非常小的細節(jié),讓孩子們感受到她的關心?!氨热鐔査麄儫岵粺峄蚝炔缓人?,通過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去讓他們自己放松下來,而不是虛偽的客套。我也會邊打游戲邊對他們說著這些話,如果我也非常拘束,用很客氣、禮節(jié)性的方式去對待孩子們,他們就會更加拘束?!?/p> 李涵會允許他們帶著各自的朋友來到觀護基地做活動和游戲,讓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很開放的地方。在大家自我介紹的時候,她會說:“我叫李涵,大家可以叫我大涵,不用非得叫老師,不用叫姐姐,叫我大涵就可以?!边@樣一個非正式的介紹、非正式的名字會在無形中拉近觀護基地的工作人員和孩子們的距離。她也會允許孩子們玩,在這種開放的環(huán)境當中,除了不允許玩電子競技類的游戲外,類似于狼人殺、三國殺等紙牌類、卡牌類的游戲,孩子們都可以選擇。 “當他們玩的時候會發(fā)現(xiàn)他有選擇的權利,未成年人在社會上是非常弱勢的,他們沒有權利,在家中和學校里只能被安排,觀護基地的歸屬感,都是靠一點一點的細節(jié),抓住他們真正的感受和需求,讓他們感受到被關注和溫暖。 在活動中,王徐暉總會悄悄地觀察著每一個孩子,他試圖“窺探”孩子們的內(nèi)心,關注孩子們的情緒,然后對癥下藥。 有一個孩子在開會時常常會跟別人“懟”,總是不同意別人的觀點,讓他說為什么不同意卻又不說。 “其實他是個很自我的人,當初給他們組微信群起名時,因為沒有采用他的提議,他的積極性有點兒受挫。”王徐暉說,那次騎行,他不愿意參與,甚至還說出了不想再來參加基地活動的話。 對于這樣的孩子,王徐暉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。在開會時,他“刻意”地讓這個孩子表達他的看法,策劃騎行路線時,讓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議,為了讓他更有“存在感”,還給了他一個“領隊”的頭銜。 “很多孩子表現(xiàn)的不那么好,是在求關注?!崩詈f。 在8月份的那次騎行中,少年王明(化名)的表現(xiàn)尤為明顯。 在整個騎行隊伍中,王明總是在隊伍的最后面,而且背微弓著,將雙臂放在車把上,滿臉的拒絕和無精打采。在騎到一條約長200米的直線道路時,李涵叫著王明,要跟他來一場速度的較量。王明聽到“挑戰(zhàn)”后,突然像變了一個人,先是用力一蹬,緊接著身體離座,雙手用力握把,如離弦之箭般騎行。短短幾秒,兩人一同沖在了隊伍的最前面,誰都沒想到,一直在隊伍后面的王明,竟然可以騎得這么快! “他是在求關注?!崩詈谒毼⒌姆磻薪庾x出王明真正需要的是什么,“關注的背后是一種期待,期待別人能夠發(fā)現(xiàn)他實際上能夠騎得非???,因為大家一起行動,速度會慢下來,他在這個限制下認為自己的能力沒有釋放出來。 200米的距離不長,卻使李涵走進了王明的內(nèi)心。 “你之前是不是練過體育?”王明的嘴角微微上揚,剛比完賽,一句充滿興奮的疑問,證明了這個青少年在心里對李涵的認可。 “你是不是覺得這樣騎特別慢???”李涵開始跟王明聊天。 “哎喲再這樣騎我都要睡覺了?!蓖趺鞔鸬?。 李涵一下子就抓住了他內(nèi)心的關注點,她知道,王明真正需要的是別人對他能力的肯定,但調動他興奮點的方式不能簡單地用談話的方式。在騎行最后的分享會上,李涵說出了她對王明的肯定和期待:雖然我們的騎行節(jié)奏不能那么快,但是我相信你能在路上騎得非常快。 “歷奇活動大多數(shù)都是室外的活動,這些活動更加開放,具有趣味性。通過活動中的交流,幫助他們宣泄情緒,在開放的空間里能更加便于溝通,這也是我們干預和搜集資料的過程。在活動中我們社工一對一最多時三對一對他進行輔導。在活動中與他進行交流,問一些問題。有些問題他不愿意說,我們就可以先不說,先走開,或者開一些其他玩笑,等到他愿意說的時候再說。比起室內(nèi)面對面的交談,室外的活動就能更加輕松,更有利于孩子們情感的表達。”王徐暉說。 |
上一頁 下一頁 [1 2 3] |
【關閉窗口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