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
8月19日-21日,由山西省新晉商聯(lián)合會、世界晉商徒步旅、北大縱橫資訊管理集團聯(lián)合主辦的“中國·五臺山精英大朝臺”活動隆重舉行。來自全國各地百余名企業(yè)精英相聚世界佛教圣地五臺山,通過徒步朝臺,尋人生之禪,問立本之道,倡導(dǎo)“保護文化遺產(chǎn),呵護臺頂植被”,并以獨特的視角、獨到的感悟,形成了多篇頗具人生啟迪意義的旅行札記,同時對弘揚五臺山的旅游文化也具有積極的作用。本刊特選登其中部分精品佳作,以饗讀者。
大朝臺——濃縮人生感沐殊勝
沐陽

由后MBA同學(xué)發(fā)起設(shè)立的世界晉商徒步旅,組織過尼泊爾、黃山等多次大型徒步活動,每次我都是作為旁觀者在感動、佩服,從未想過能參與其中。直到有一天,徒步旅宣布要于今年八月舉行百名精英相聚佛教圣地——五臺山,進(jìn)行以“呼吁保護文化遺產(chǎn),呵護臺頂植被”為主題的徒步朝圣活動,我的心開始為之所動。
管他呢,背起行囊,清空大腦,用腳丈量,用心實證,用心感悟的徒步之旅就這樣開始了!
第一天——臺懷鎮(zhèn)孕育生命

早晨6:30從太原出發(fā),兩輛大巴載著130多位勇士向圣地進(jìn)發(fā)。三個半小時的車程,我卻第一次感到很短,因為,集導(dǎo)游、教練、音樂老師為一身的“神腿”勇杰在車上唱起了徒步旅之歌,歌聲一路響徹,人人歡欣愉悅。
中午,在普壽寺(女子佛學(xué)院)五觀堂吃素齋,邊吃邊品味其五種觀想的意義:一是思量糧食的不易,二是思量自己的德行有無缺損,三是防止貪吃美味的念頭,四是正事良藥,五是為成道業(yè)而受食。寧靜,去貪欲,生感恩心,默默告誡自己:從此要珍惜糧食,不再剩菜剩飯。下午,觀看王潮歌導(dǎo)演的《又見五臺山》,此情景劇演繹了人生百態(tài),映照出每個人一天、一年、一生、一念的宇宙時空觀。大家領(lǐng)略了精深的五臺山佛教文化,共同感悟生活的禪思。隨后,去白云寺開啟“保護文化遺產(chǎn),呵護臺頂植被”啟動儀式。昌隆法師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舍茶施藥,受人尊重,其通俗易懂的開示,給每個人心中埋下善的種子。
第二天——登五個臺頂,見證生命歷程

登東臺望海峰迎日出。東臺,又被稱為輝煌之臺,望海寺供奉聰明文殊。
走在綠色的草甸上,欣賞著山上云里霧里的縹緲美景,竟也不顧自己氣喘吁吁,大汗淋漓。第一頓齋飯,只是饅頭,咸菜,和幾乎沒米的清水稀飯,我竟然覺得那么好吃,吃了一個半饅頭,喝了兩碗稀米湯。飯后,大家急切盼望初陽升起。許久,一輪紅日跳出山脈,人群一陣興奮歡呼!但由于雨后有霧,總躲在云霧中若隱若現(xiàn),再觀濃密的白云云卷云舒,似海浪層層翻卷,一浪一浪滾滾向前,真是千層云翳萬層浪,朝霞無意競秀峰啊!
登北臺葉斗峰。北臺,又被稱為高遠(yuǎn)之臺,是華北屋脊,是五臺中最高的臺,靈應(yīng)寺供無垢文殊。
從東臺望去,3058米高的北臺之巔隱約顯現(xiàn)在一片云霧繚繞中,充滿夢幻色彩,讓人望臺生畏,有“看山累死馬”一說。剛才還是好好的天,頃刻間下起了毛毛細(xì)雨。沿著狹窄的小路一步一個腳印地行走中,聞到了牛馬糞和青草香味混雜在一起的味道,竟然沒有覺得刺鼻;賞著一望無際的茫茫綠草中綻開著的小黃、白、紫花,感受到佛國圣地的圣潔;看著一群群不回避人并和人臉貼臉友好的壯馬,以及吃著旺草的奶牛,是如此的悠閑自由和幸福;迎面有藏族一家人風(fēng)塵仆仆走過,虔誠至極。我們互相問候著:扎西得勒!回頭再望東臺,已是漸行漸遠(yuǎn),虛無縹緲,漸漸消失。我走著走著,漸漸體力欠佳,不自覺地走到了后面,看到了我們的“神腿”勇杰,因為他是最后收隊的,再走一會兒,不爭氣的病腿疼起來,只能一瘸一拐走路,勇杰一邊鼓勵我,一邊把我背包里的幾樣?xùn)|西默默地承擔(dān)起來。救援隊的人看到后,讓我立即上車,我還想堅持,但是他們說你這樣是走不遠(yuǎn)的。我遺憾地上了車,但有了更好地欣賞美景,更好地與天地與自己對話的機會。此時,土地被綠色植被完全覆蓋,藍(lán)天中的白云離我們很近,仿佛隨手可摘,仿佛自己在夢幻的仙境之中,浩渺的景致絕不可能由人工造就。才子海濤說:“我們就在云中?!薄叭A北屋脊”牌坊讓人有一種敬畏感,寂寥清真的白塔充滿佛意,五龍王廟香火繚繞。
登中臺翠巖峰。中臺,又被稱為華麗之臺,演教寺供奉儒童文殊。
中臺建有演教寺,是文殊菩薩講經(jīng)說法的地方,沿途看到佛教徒用心堆積的各種瑪尼堆,這些不說話的石頭,承載了教徒們多少美好的愿望和期盼啊,它們應(yīng)該具有了靈性,已成為佛教徒們種下的夢想。行在這條夢幻的路上,立刻有種穿越的感覺,文殊菩薩乘著獅子坐騎,多少次穿梭在這條路上,有多少次給千人以上的信眾講經(jīng)說法,廣度眾生離苦得樂,到達(dá)涅磐彼岸。中臺由內(nèi)而外都是華麗的,看起來像故宮的殿,這里也是五個臺中唯一不缺水的臺,中臺傳承的是藏傳和漢傳佛教結(jié)合的新教,中臺文殊殿佛聯(lián)“通圣言而變環(huán)宇,導(dǎo)世界以趨大同”,多么有氣勢啊。中臺設(shè)有補給點,同學(xué)琳早已在那等候,杯杯姜茶喝到嘴里暖在心上,她的師傅就是這里的住持,過幾天這里要舉行佛像開光儀式了,她已在這里做義工工作了十多天。
與西臺掛月峰擦肩而過。西臺,又被稱為寂寥之臺,法雷寺供奉獅子吼文殊。
由于隨車要到獅子窩,也是掛單的地方安排住宿,所以,我與西臺擦肩而過,只知西臺有掛月峰,清涼清凈。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人生也走到了生命的后半段,再不是風(fēng)風(fēng)火火,心浮氣躁的時期了,需要沉淀,需要靜思。
晚上掛單獅子窩。傳說文殊菩薩從印度佛國乘獅東來,行至此處駐足大吼,文殊即把這里作為弘法道場。在這兒我們算是苦修,吃著簡餐,巨姿教育兒子:“人生要吃很多苦,我們這是修行呢?!蔽覀円雇碜≡?00多人的大通鋪房間,沒澡可洗,廣州來的有潔癖的姍妮硬是跟我們一起接受了挑戰(zhàn)。
第三天——登南臺錦繡峰走佛母洞

南臺,真是錦繡之臺,普濟寺供奉智慧文殊。
南臺也被稱為花臺,各種野花競相開放,清新雅致。遠(yuǎn)眺峰巒疊嶂,漸入云端,近觀,地上完全鋪上了綠毯,牛馬自在地曬著太陽吃著美味肥草。南臺景色優(yōu)美,但師傅們很清苦,夏天也身穿棉袍,因為寺廟里比較陰冷。山上缺水,終年靠接雨水喝為生。我們坐著朋友的紅色越野車下山,擺出各種pose,留下了與綠地、藍(lán)天、白云、奶牛在一起的絕美畫面。
繼而人們?nèi)グ莘鹉付?。?jù)說是萬年前形成的石灰?guī)r洞,造型神秘奇異,可謂天下獨絕。來此沐浴佛母恩澤,其魅力在于身材肥大的人也能進(jìn)得去出得來,身材再小巧的人進(jìn)去出來也要費點周折。
在纜車口,我們幾個強烈要求下車,走過最后的行程。我們走著,遠(yuǎn)處是湛藍(lán)的天和朵朵潔白的祥云,兩旁108尊白玉佛身披紅袍,在路兩旁的一簇簇鮮花中迎候我們的歸來,我邊走邊向它們致以注目禮,頓生出一股幸福的感覺,有點想掉眼淚。終點,是寫有“同登彼岸”的高高的牌坊。迎接我們的人,為我們獻(xiàn)上哈達(dá),我們喜樂地?fù)肀г谝黄稹?/p>
徒步朝五臺
翠黛層巒疊,初陽霧盡開。
晨鐘峰望海,暮鼓月鉤臺。
一杖登名岳,千難煉俊才。
徒修殊勝境,證悟蕩塵埃。



相關(guān)鏈接:
“中國·五臺山精英大朝臺”徒步旅行活動札記選登
在一起,走過了風(fēng)和雨
在旅·在途
(責(zé)任編輯:李冬梅)